一、近年来校外专家、学者受邀访问学术交流情况
日期 | 主题 | 报告人 | 职称 | 国别 | 所在单位 | 学术荣誉 |
2015.3.16 | High Voltage SiC Power Electronic Technologies –Technical Survey | 徐隆亚 | 教授 | 美国 | 俄亥俄州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 | 2014年被授予IEEE-IAS最高奖项---杰出成就奖 |
2015.3.23 | Innovative Japanese Technologies for Waste-to-Green Product Conversion | 吉川邦夫 | 教授 | 日本 | 东京工业大学 | JSME(日本机械工程师学会)最佳技术成就奖 |
2015.4.3 | 电站锅炉三维炉温测控技术及其应用 | 周怀春 | 教授 | 中国 | 清华大学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
2015.4.30 | 能源领域的几个挑战--技术及商务模式的应用和创新 | 陈国飞 | 教授 | 法国 | 法国电力集团中国研发中心 | |
2015.5.22 | 可再生能源新生研讨课的研究性教学实践 | 王如竹 | 教授 | 中国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家教学名师 |
2015.10.21 | 智能制造与智能优化制造 | 柴天佑 | 教授 | 中国 | 东北大学 | 工程院院士 |
2015.12.2 | 传热学示范课教学 | 谈和平 | 教授 | 中国 | 哈尔滨工业大 | 国家教学名师 |
2015.12.11 | Dynamic State Estimation of Generators in a Complex Power System | Tyrone Fernando | 教授 | 澳大利亚 | 西澳大利亚大学 | IEEE高级会员 |
2015.12.11 | Recent Research on Memristor based Circuits | Herbert H. C. Iu | 教授 | 澳大利亚 | 西澳大利亚大学 | IEEE杰出工程师奖 |
2016.3.14 | 创新驱动和全球能源挑战 | 陈清泉 | 教授 | 中国 | 中国矿大 | 工程院院士 |
2016.5.6 | Predictive Control of Integrated Power Systems | Jing Sun | 教授 | 美国 | 美国密歇根大学 | “千人计划”专家 |
2016.5.7 | 冶金特种电源中的电力电子变换技术 | 罗安 | 教授 | 中国 | 湖南大学 | 工程院院士 |
2016.11.18 | 电网侧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关键技术 | 包广清 | 教授 | 中国 | 兰州理工大学 | 甘肃“飞天学者” |
2016.12.23 | 功率半导体模块可靠性及最新封装技术 | 景巍 | 博士 | 德国 | SEMIKRON | |
2017.1.13 | 热泵系统动态模拟和控制系统设计 | 王超 | 博士 | 美国 | 江森自控 | ASHRAE会员 |
2017.4.7 | 发电厂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利用技术以及冷却塔节能技术 | 孙奉仲 | 教授 | 中国 | 山东大学 | 国家教育部能源与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力联合会热能动力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热能动力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2017.5.27 | 功能型纳米颗粒太阳能光热转换特性及应用研究 | 何玉荣 | 教授 | 中国 |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 国家优青基金获得者 |
2017.6.6 | 构建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研究性教学体系,强化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 吴建强 | 教授 | 中国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家级教学名师、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
2017.6.21 | A high-performance permanent-magnet-free machine for wide load ranges | 徐隆亚 | 教授 | 美国 | 俄亥俄州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 | IEEE Fellow |
2017.6.25 | 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李德臣 | 教授级高工 | 中国 | 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
2017.7.5 | 水机电磁耦合系统稳定性与调控 | 陈帝伊 | 教授 | 中国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 国家优青基金获得者 |
2017.9.9 | 变换器无滞后模型及电流调节器差分设计方法 五电平H桥级联变频器 | 马小亮 | 教授 | 我国电机调速领域开拓者和带头人之一、原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工业应用委员会(IEEE-IAS)北京Chapter主席 | ||
2017.9.19 | 生活中的辐射传热 | 陈玉彬 | 教授 | 中国 | 台湾清华大学 | 台湾传热传质学会理事长,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终生会员 |
2017.9.20 | 利用微/纳米结构调变辐射性能及其特殊应用开发 | 陈玉彬 | 教授 | 中国 | 台湾清华大学 | 台湾传热传质学会理事长,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终生会员 |
2017.10.27 | 智能变压器的设计以及在低压配电网中的辅助服务 | 朱荣伍 | 高级研究员 | 德国 | 德国基尔大学 | |
2017.11.26 | 主动配电网技术挑战与研究进展 | 吴在军 | 教授 | 中国 |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 IEEE Member,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
2017.12.25 | 从编辑视角谈科技论文写作与投稿 | 王志鸿 | 高级工程师 | 中国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期刊中心 | |
2018.1.8 | 现代热力学在热机中的应用研究 | 徐进良 | 教授 | 中国 | 华北电力大学 |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
2018.4.12 | Technologies for Energy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 吉川邦夫 | 教授 | 日本 |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 | “Applied Energy”副主编 |
2018.5.10 | 工业物联网的电气设备高可靠性监测与控制技术 | 张品佳 | 教授 | 中国 | 清华大学 | 国家青年千人 |
2018.5.20 |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及无线电能传输新技术与研究进展 | 唐厚君 | 教授 | 中国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专业委员会理事 |
2018.5.24 | 实验教学与课外研学的融合促进 | 胡仁杰 | 教授 | 中国 |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 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
2018.5.25 | 高压射流在石油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 黄中伟 | 教授 | 中国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国家杰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
2018.5.26 | 聚合物热量输运与调控机制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 刘志春 | 教授 | 中国 | 华中科技大学 | |
2018.5.26 | 太阳能转化与利用技术 | 孙杰 | 研究员 | 中国 | 西安交通大学 | |
2018.5.26 | 太阳能光热协同催化中的光谱辐射传输的研究 | 王富强 | 教授 | 中国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
2018.5.27 | 全球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直流电网运行控制 | 孙蔚 | 高级工程师 | 中国 |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 | |
2018.7.1 | Activities of the Electrical Drives and Power Engineering Group for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the UET | Muhammad Asghar Saqib | 教授 | 巴基斯坦 | 巴基斯坦工程技术大学 | |
2018.7.11 | Doing PHD in the UK | 汪文博 | 博士 | 英国 |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 |
二、近年来承办国内外学术会议情况
1. 2018年5月23-25日,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类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来自全国高校、企业、出版社代表共计310余人围绕电气类专业的定位与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计划,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新工科研究与建设,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创新创业教育、工程实践教育,国内外教学改革比较,实习与实践教学以及教学改革的其它相关问题展开了交流与研讨。大会还就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实验体系、培养目标与专业发展、专业认证等方面对大会收到的114篇教学改革论文进行了六个分会场的交流,并评选出了17篇优秀论文,推荐由《电气电子教学学报》发表。
2. 2018年5月18日-5月20日,第三届电池设计与管理青年学者论坛。本次会议由30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1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次学术论坛。论坛分设了“电池建模及状态估计”、“电池寿命、诊断及电池管理”和“电池热、安全问题”3个分会场,分会场共有5个邀请报告和16个专题报告。与会期间,参会代表就当前电池设计与管理等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3. 2018年4月13日-15日,第十二届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暨2018年江苏省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本次会议邀请了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做大会报告,并包含了墙报论文交流、企业与学生面对面、电气工程学科发展前沿问题研讨、各学校间电力电子学科建设情况的交流。会议共收录了200篇论文分40个分会场进行口头交流,并评选出20篇优秀论文。同时,录用了69篇论文作海报交流。
4. 2016年11月18日-11月20日,全国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第十一次工作会议。会议议题:(1)传达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近期的工作要求和最新精神;(2)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经验交流及研讨。来自全国电气工程领域的64所培养单位的代表共115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5. 2016年10月16-18日,第十一届环太平洋国际水射流会议暨第十六届全国水射流技术与应用研讨会。议题包括水射流基础理论,建模及数值模拟,二氧化碳与空化射流,磨料射流与切割,水射流技术在石油、采矿、航空等工程中的应用,水射流设备,清洗及其他应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水射流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石油大学副校长王瑞和,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段雄,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秦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李根生院士以及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印度等国家的14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72篇。
6. 2015年12月5日,江苏省工程热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会议。围绕传热传质、流体流动、工程热物理及能源利用、新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燃烧学及工程热物理的实验及模拟等主题,与会代表进行了交流。来自省内外工程热物理学界的150多名专家学者、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此次学术会议。
7. 2015年4月25—26日,2015年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教学研讨会。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以及来自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69所高校的200多名代表汇集一堂,围绕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